第二十九章 想错了 (第1/3页)
刘议郎一番表现之后,心中自得意满,抬头望向殿上的始皇帝。
只见始皇帝嬴政却是毫无表情,也不言语,作沉思状。
这一下,大家都有些猜不准了,都不知道皇帝的想法。
之前那位对李阳分外不爽的议大夫,见皇帝似有犹豫的样子,于是便赶紧出列附议道:“臣觉得刘议郎所言有理,以往天下,只有王、帝。如今,陛下一统六国,地位和威望高于历来王、帝,这阿房宫便是我大秦帝国之地位和威望的象征。所以,臣也认为,阿房宫的落成刻不容缓,需再发徭役令!”
皇帝还是面无表情,看不出他的任何想法,只听见他淡淡的问了一句:“刘议郞此策,还有人附议的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不知道该是附议,还是持否。
这要是按之前的想法,此时大家肯定是纷纷附议。毕竟,投其所好,和皇帝一条心,这才是明智之举。
可是,今日的早朝很诡异。原以为皇帝一上朝,必是雷霆大怒,严惩李阳。
然而,事情和预想的有点不一样了,皇帝不仅没有震怒,而且连不悦的迹象都是看不到,甚至还对李阳颇为关心,还对保护李阳的李由,给与了恩赏。
这到底是皇帝不知道《公法》的内容呢?还是皇帝真的决心一心支持变法,哪怕连减轻徭役这种事都能答应容忍?
在场的文武百官,每个人都甚是不懂,所以众人皆是不敢乱说话了,终是选择了观望。
见没人附议,刘议郞和那位议大夫,却是一点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直觉,陛下肯定容不得任何人阻碍大秦的三大工程,想阻止徭役征收,这可能吗?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二人看来,特别是在这种时候,选择站在李阳的对立面,支持皇帝的阿房宫工程,实乃明智之举。待等下陛下大怒,治李阳之罪时,他们二人自然就会被陛下看重,说不定官升几级都有可能呢。
要知道,当初冯相他们一直劝谏,减轻徭役,李斯就是因为站在了冯相的对立面,投陛下心之所想,力言增征徭役,支持加快长城、骊山、阿房等工程建设,这才深得皇帝之心,得到了重用。
而今日,这等表忠心的好机会却降临到了他们二人的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