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内附之风(四)

第012章 内附之风(四) (第2/3页)

理之中,那么具体数字稍稍上浮一点,就算审计署也不好轻易断定你就是从中搞了鬼,对吧?

周咏本来是担心高务实要从军服中调配棉袄会引起辽东军不满,但高务实可太熟悉军旅了,这里头的门道他清楚得很。因此,他一句“销账”,一句“明年补满”,直接就让周咏放了心——辽东军绝对不会不满,反倒会恨不能给高务实建生祠。

至于明年朝廷要在这里头多花多少银子,周咏是不会过问的,这事自有元辅处置,毕竟他才是户部尚书。

不过,兵部尚书宋应昌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元辅,辽东军库存虽然还算充裕,但若是把这二十余万套棉袄拿走,万一在册军兵的衣物有所损耗,恐怕也不是太好办。”

那是,军服损耗也是不奇怪的,毕竟就算不打仗,训练、站岗、哨探等任务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也是要产生损耗的。高务实直接把辽东军的棉袄库存清空了,那等于一点冗余都没了,肯定也要解决。

谁知道高务实这次不好说话了,把脸一板,道:“既非战时,岂有轻易损毁的道理,缝缝补补即可,哪能说换就换?”

宋应昌吃了个钉子,也不敢跟高务实硬扛,正要退缩,谁知道高务实又道:“不过,衣物虽然今年难以更换,更不可能增补,但在取暖方面却可以给辽东军一些补偿。”

宋应昌稍稍一怔,问道:“不知元辅欲意如何安排?”

高务实道:“今年会给辽东军加拨一成蜂窝煤,至于李如松打算如何分配,那就是他的事了,本阁部不管。”

自从当年高务实搞出蜂窝煤,这玩意在北方发展三十年来,已经成了最重要的取暖物资,连带着煤矿产业也获得了大发展。

辽东军那边因为山多林多,早年衙门、富户往往用木炭取暖,民间则更多是提前伐木阴干,等到过冬的时候直接烧柴。现在不同了,烧蜂窝煤成了主流,木炭木柴则作为补充。这一点,越是靠近重要煤炭产地,以及越是水运发达的地区就越明显。

当然,辽东的水运到了冬天会变成“冰运”,因为河流会封冻,虽然也比寻常陆运强一点,可运力还是比不冻时要差不少,运费也会提高,因此大家都有提前囤积冬天用煤的习惯。

高务实敢这么说,显然是京华在辽东的煤矿产出足够使用,所以宋应昌想了想,觉得有这样的补充,想必也就不会出什么乱子了,因此拱手退下。

既然已经提到取暖,高务实就干脆把这个第三条提前到第二条来说,他道:“本阁部查过了,顺天、北直隶、山西、辽东的各大煤矿都有足量库存,因此只要朝廷下令调拨,不惟各地衙门、军营都可以提高供应量,甚至可以提供给民间。”

于慎行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劲,夸道:“朝廷调拨蜂窝煤给民间御寒,这真是前古未有之善政……”

“且慢!”高务实赶紧叫停,瞪大眼睛道:“榖山公可莫要拿话堵我,学生可没说这些蜂窝煤是免费发放给民间的。”

他赶紧解释道:“首先,京华以及其余各家大大小小的煤矿虽然都有不少存煤,但那都是合法资产,并不是朝廷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无偿贡献的,朝廷想要也得花钱买——顶多,我京华自行降低一些售价,但不可能免费。否则京华这么多矿区若是发不出薪水,那数万矿工也是要吃饭的,到时候……可不是闹着玩。”

于慎行本来还真有点要高务实“出血”的意思,不过谈不上恶意,只是他觉得高务实不缺这点钱。然而高务实也没有大公无私到这个地步,他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方面帮衬朝廷,却不会“破家为国”式的拿钱打水漂——除非有亡国灭种的危机。

于慎行干笑两声,道:“这么说来,倒是朝廷连累京华了。”

高务实总觉得他这话多少有点挤兑自己,但有什么办法呢,人家是自己乡试的大宗师,自己也不好计较。因此只能装作没听见,继续道:“这里还有一些麻烦,朝廷虽然可以低价、贷款,甚至赊账给汉民提供今年冬天的供煤,等明年再挨家挨户根据账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