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四)新三崎城 (第3/3页)
,士兵可俯卧支肘稳定射击,内壁圆滑,人机工效非常好。射孔间距约2.5米,多名士兵可轮番从一个射孔射击。
秀长发现,海贸同盟的三崎城设计了不同武器的射孔,这些射孔是有差异的,其中铁炮射孔呈正方形,弓箭射孔为长方形,大小相当于两个铁炮射孔,便于弓箭瞄准发射。
三崎城的主城天守阁很奇怪的尚未开始修建(日本人一般先修天守阁,即城主所住的城堡),不过根据秀长的理解,如此大的城下町城防之下,天守阁修建之后其上肯定还会有多个伸出城墙约半米左右的射击台,用于打击攻到城下、位于墙根死角的敌人。
而扇坡也是很日本化的设计,与很多日本城池类似,三崎城下町城墙呈陡坡状,带弧形,尤其是城墙垂直交接处弧度更大,明显拉长,使敌方攀爬距离更远,越往上越接近垂直。扇坡处城墙采用体积更大的整体石块,打磨光滑,石块之间的缝隙小,非常难以攀爬。
最后是错层。三崎城的城墙并非四四方方,而是在棱堡斜面基础上再采用错层设计,以制造防御纵深、加大火力打击面、分散敌人力量。
面对一字形城墙,敌方兵力可一线平推,支援火力可覆盖整个城墙。而斜面交叉与错层城墙则可将敌兵力分割为多段,支援火力也会受到错层遮蔽。
错层城墙构成L形阵地,将正面接敌变为正侧结合接敌,从正面和侧面构成交叉火力打击敌方,火力发扬效果远超一字形城墙。
打击攻到墙根、位于正面射击死角之敌时,一字形城墙防守者将不得不探出很大部分的身体才能完成,而错层城墙可直接以侧射火力保护。同时,错层长度约在20至50米,正好在铁炮或弓箭的有效射程内。
这些都是非常日本化的城池设计,或许是因为人多地少、机动空间狭小,所以日本军事思想一贯强调正面硬抗,因此必须在战术细节方面细致缜密。这种日式军事理念,甚至在二战战场也有体现,如《松山战役笔记》中就曾经记载,日军松山地堡群机枪射孔外小内大,射界极小,火力密度极高,与大阪城狭缝设计极为相似。
在日本明治年间的西南战争中,叛乱武士依托复杂地形对明治政府军队发动白刃冲锋,松山战役中日军也曾依托草木掩护使用冷兵器对中国军队发起突袭,这些与日式暗室中冲出埋伏武士的设想相似。
日军在松山战役、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中,依托坚固地堡打出相对较低的伤亡比,或许也可从日式城防设计中看出端倪。
其实三崎城的设计本身就有高务实亲自交待,让京华基建派了那么多人过来,也正是让他们试验一下。
至于原因,则是因为高务实知道在原历史上的朝鲜之役中,明军就曾经多次被日军在朝鲜建设的日式城防坑得很惨。当时明军高层将领报告给国内的许多奏疏中都提及“倭城难攻”之类的字眼,而很大一部分伤亡也正是因为多次强攻“倭城”而造成的——事实上明军野战伤亡反而比较小(这可能是因为明军援朝部队大多都是精锐的野战军,没准换了卫所兵过去的话,战绩和战损数据反而要互相置换一下)。
在丰臣秀长眼中,三崎城的三道城防体系可谓是“唐日合璧”,一旦建成,绝对坚不可摧。事实上他不知道,这三崎城的城防恐怕更应该说是东西合璧。
从他进入第一道防线以来便一直跟着他的一位陆战队排长,眼见得这位日本朝廷的大纳言看着未修好的城墙默然不语,心中暗暗高兴,稍稍抬起下巴提醒道:“大纳言殿下,时候已经不早了,罗司令还在等您呢。”
“啊,失礼了,失礼了。”丰臣秀长被他惊醒过来,和气中甚至带着一丝谦卑,冲他连连点头:“还请殿下引路,麻烦您了。”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Tiger0756”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