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制药设备

第二三四章 制药设备 (第2/3页)

货台边沿,车尾准确地对准了仓库大门,十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从车厢里搬下一个个大纸箱。

两位迟到的年轻保管员匆匆登上货台,刚要上前向朱道临承认错误。看到朱道临微微摆手立刻停住脚步,略微迟疑便走向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自觉地加入搬运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行列。

如今业已退休的老中医李教授和他的亲家谢医生,听完朱道临详实具体的陈述后,非常轻松地笑了,搞了一辈子药理研究的谢医生低声解释道:

“放心吧,中药生产与西药截然不同,中药设备大多是中低速电机带动,西南和缅北偏远山区没有电也没关系,只要有蒸汽机甚至水流充沛的河流小溪就行……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不少制药厂就是这么生产的!”

“我家老伴就是搞制药机械的。几十年了,儿子如今也是搞制药机械研究,所以我比较了解,哈哈!”

朱道临释然地点了点头,转向轻抚长须的李教授,笑着道:“那么,小侄就拜托二位老人家了。”

李教授捻着胡须,轻轻点了点头:“没问题,我身子还算硬朗,哈哈!回头我把120个常用中成药配方和加工工序、要求、包装储存等等详细资料整理一下。装订成册一起送给你……不过,你得告诉你大舅智亭道长一声,把元符宫的镇山之宝《紫阳针经》抄本借我看几天,怎么样?”

朱道临怎么也没想到。李教授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痴迷针灸之术,当即拨通大舅的手机,问候完毕简要解释原因,把李教授称之为老师,然后把手机递给李教授。

李教授与茅山派负责外事的智亭道长虽然见过面,但彼此间并不是很熟络。听到智亭道长热情地邀请他有空去元符宫做客非常高兴,惭愧地告诉智亭道长说自己不是朱道临的老师,称呼老师只是年轻人礼貌客气。

智亭道长还是那么热情周到,告诉他哪怕不是朱道临的老师,只要是朱道临介绍的,元符宫都会扫榻相迎,别说看抄本,看原本都没有任何问题。

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