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皇命 (第2/3页)
得见,三娘心中不是不高兴的。
之后太后便传了膳上来,河豚肉很美味,宫中的厨师果然都是有一两把刷子的。只是在宫里,在太后面前,谁又能放开肚子大吃特吃?连太后自己也只是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而已。
在宫里用完了午膳,两人便告辞回庄郡王府。
来的时候,三娘刚乘车,宣韶骑马随车。回去的时候宣韶与三娘一起乘马车。
车上只有两人,原本两人是各自坐着的,马车颠簸了一下,宣韶扶着了三娘的腰,之后三娘便顺理成章地靠到了宣韶的怀里。
“你什么时候走?”三娘闭着眼睛,轻声道。
宣韶低头看了一眼靠在自己肩膀上,闭着眼睛说话的女子,沉默了片刻。
“三日之后。”
三娘不由地睁眼,偏头看向宣韶:“这么快?”
宣韶点了点头:“北方形势严峻,镇北将军虽是善战,但对北边沙漠的情形并不了解,蒙古兵一撤退就没有办法乘胜追击,怕孤军深入。早年,我父亲……曾经只身探入漠北,他精通北边各个部落的语言,对蒙古各个部族都很了解。”
三娘有些惊讶,她在太后的言辞中,觉得太后对宣韶已经去世的父亲评价很高,这与那位世子爷留下来的名声很是有些不相符。现在她明白了这是因为什么原因了。
世子爷当年被流放到边境,可能是奉了先皇的密令去的,而最后朝廷对蒙古的战争能得胜,他在这当中可能起了不少的作用。也难怪太后和皇上会对宣韶这般器重。
“可是父亲已经不在了,你毕竟不是他,皇上希望你能做什么?”三娘有些疑惑道。
宣韶闻言,含蓄道:“我自幼在边境长大,蒙古各部的语言也都略懂。当年我父亲曾经曾经写过一本手札,虽然最后很可惜没有留下来,但是我幼时看过一二。之前,我也曾探过漠北,对蒙古的情形比别人熟悉。”
三娘愣了愣,这算是子承父业?
略懂?
……
见三娘将脸伏在了自己胸口,半响没有说话,宣韶搂着三娘的腰的手臂微微用力。
“我会平安回来的……你放心……”
三娘轻叹了一声,她不放心有能如何?君命如山,她还能怂恿这宣韶抗旨?就算她这么做了,宣韶也不会答应的。
她对这个朝廷和国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宣韶有。他姓的就是国姓,他的父亲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什么之类的牺牲了。要宣韶在他自己的国家需要他的时候躲起来不理。这对宣韶是一种侮辱。
三娘不是军人,但是她的祖父曾经是,她的一位堂兄弟也是。她明白这些男人的使命感。即便是换了时空,换了朝代,有些东西是始终都不会变的。
“嗯。我会好好照顾母亲,照顾家里的。你安心去办事就好,不用为我们担心。”三娘蹭了蹭宣韶的颈子,轻声道,“我跟母亲等你回来。”
三娘的头顶的发丝擦着宣韶的下巴,头发上面的一根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分心还蹭着宣韶的脸颊,宣韶却没有觉得疼痛不舒服,反而是感觉到了一种全身心的浸泡在了温水中的温暖与心安。
头上发饰的响动倒是让三娘意识到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