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独门绝技 (第1/3页)
虽然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完成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滑上跑道,两台发动机启动之后,一切就变得很简单了。
不管怎样,“暗夜凤凰”问世的时间比SR-71A晚了几年,采用了一些在SR-71A服役之后才出现的新技术,而且帝国的航空技术比纽兰共和国先进许多,因此“暗夜凤凰”的总体性能明显超过了SR-71A。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发动机。
“暗夜凤凰”采用的PC-220,在本质上跟SR-71A的J-58-1一样,都是第一代变循环发动机,而且均针对高空高速飞行做了优化。除了最大加力推力达到惊人的220千牛之外,最为主要的区别,其实是跟发动机同样关键,甚至可以说更加重要,决定了最快飞行速度的燃油装载与输送系统。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气动加热。
虽然“暗夜凤凰”的巡航飞行高度在25000米以上,这已经是平流层顶部,基本到了中间层,空气非常的稀薄,但是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与空气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即常说的气动加热问题依然很严重。
为此,“暗夜凤凰”与SR-71A都大量采用高温性能更好的钛合金。
在10多年之前,加工钛合金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不但成本高,而且成品率也低得吓人。
只是,钛合金同样顶不住3.5马赫速度下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
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迢曼帝国联合西骆沙研制的3倍音速截击机,即MIG-25采用了一个很粗暴,不过非常管用的办法,用高温性能更好,不过也更加笨重的不锈钢制造温度驻点部位的零部件。
显然,帝国的设计师没采用这种野蛮手段。
与纽兰共和国的飞机设计师一样,帝国的设计师也盯上了变循环发动机必须使用的低温燃料。
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
正是因为采用变循环发动机,或者说变循环发动机必须使用低温燃料,才能在不使用不锈钢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燃油输送系统的散热系统解决气动加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达到设计的飞行速度。
不然的话,就算是帝国的飞机设计师,也只能选不锈钢。
此外,也就是没有变循环发动机可用,MIG-25才不得不使用不锈钢。
关键,其实就是燃油储存与输送系统。
与SR-71A一样,“暗夜凤凰”的机体会因为气动加热而变长,从而导致机体内部的管线形变移位。
因为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以纽兰的设计师只能选择性失明。
简单的说,就是不管漏油的问题。
结果就是,SR-71A在起飞前后处于“漏油”状态,需要在起飞之后进行空中加油。为了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通常安排在万米高空进行,从做了特别改进的大型加油机那获得几十吨特种燃油。在完成加油之后,SR-71A会以最快速度爬升到巡航高度,并一直以较快的巡航速度飞行。
在达到巡航速度后,也就是气动加热的影响显现后,SR-71A才不会继续漏油。
显然,这也是一种很粗暴的解决办法。
不同的是,帝国的设计师利用最先进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制造输油管滑动球阀接头的,是至今都没有对外公开的特种记忆合金!
唯一能肯定的,这种记忆合金必须耐高温。
此外,“暗夜凤凰”的油箱是由可塑复合材料制成。
这种材料不算新奇,最新产品已经用在了包括“战-11B”在内的众多战斗机上,但是用在“暗夜凤凰”上的必须能承受高温。导致的结果就是,油箱的使用寿命仅10次,即每飞行10次就得更换全部内部油箱。
其实,也就是凭借这些先进技术,“暗夜凤凰”才获得了无与伦比的飞行性能。
关键就是,在起飞之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
不存在漏油的问题,自然不需要多此一举。
只是,这次不一样。
两架“暗夜凤凰”在起飞后,都要跟早已升空,在南面500多千米之外的万米高空待命的加油机汇合。
主要就是,此次任务的飞行距离超过了“暗夜凤凰”的最大航程。
依靠7500千米的最大航程,“暗夜凤凰”能够执行几乎所有战略侦查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