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取舍的结果 (第1/3页)
大战爆发之后,帝国海军对战舰的建造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整,第一个放弃的就是大型巡洋舰。
不是大型巡洋舰无法满足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而是快速战列舰的表现太抢眼。
只是在守望海峡的那场海战,就足够让帝国海军坚定对快速战列舰的立场.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战列舰的400毫米舰炮依然有用武之地,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暂时还无法取代。
大型巡洋舰的主炮?
如果守望者海峡西边的是2艘大型巡洋舰,哪怕配备的300毫米主炮,并非两艘火力凶猛的“旭海”级快速战列舰,别说击沉2艘“大门”级,恐怕早就被常驻舰队的第一主力分队给揍趴下了。
在这个背景下,帝国海军才启动了“南珠海”级的建造计划,准确说是进行了调整。
按照战前规划,在完成2艘“旭海”级的建造工作之后,将建造2艘只在细节上做了改进与调整的“浊海”级。海军的真实目的,其实是通过这种小批量的建造方式,摸清楚快速战列舰的性能特点,以及实际的战术用途,确保能在大战爆发之后立即动工建造更强大的后条约型快速战列舰。
结果大战提前1年爆发,帝国海军的战前部署全都化为泡影。
此外,“旭海”级通过实战证明,其性能已经足够强大,而且很多在战前设想的战术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夜间依靠雷达搜索目标,并且为舰炮提供火控参数。
关键还有,在大战初期,帝国海军最需要的是航母,不是快速战列舰!
实战同样证明,快速战列舰的损失率远远低于航母,而且战备完好率远在航母之上。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用一比一的建造快速战列舰。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紧急做出调整,取消了2艘“浊海”级的建造项目,将其并入了下一代快速战列舰,也就是“南珠海”级里面,而且把首批建造数量,由最初计划的2艘提高到4艘。
只是,在做这个调整的时候,帝国海军显然没有意识到,会产生两个关键影响。
首先就是,同时建造4艘快速战列舰,需要占用更多的船台。帝国海军在战争初期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