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排练

第七十八章 排练 (第2/3页)

鼎有名的作家写的,改编工作是陈亿夏负责的。

本来刘兴武跟这位作家是没有什么交集的,没想到对方竟然亲自寄信过来。

“听闻华阴老腔将参演话剧演出,倍感欣慰,虽为关中人,在之前却未曾听过老腔,实属遗憾,后观看录像,要是当初能将老腔加入原著当中定然完美,如今话剧即将排练,为弥补遗憾,特为老腔作词一首。”

信很长,全都是作家的肺腑之言。

刘兴武一字不落的将信件读完,信件的末尾附上了一首唱词。

“好啊!好啊!正愁有一个地方不知道该选用哪首曲子,真是雪中送炭啊!”刘兴武惊喜道。

大作家就是大作家,写出的歌词很有水准。

只是看上一眼,刘兴武就知道这首曲子一旦演出来肯定可以火!

别人写信,不能不回信。

刘兴武当即执笔,开始写信,感谢是必须的,还邀请来华阴看演出。

写完信,刘兴武赶紧让林雄把信寄出去。

写的唱词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是一片心意,而且很符合老腔的曲调。

刘兴武当即开始谱曲,叫来老腔艺人们开始排练演出。

等到全部确定之后,众人启程,前往北京。

演出的地点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之中。

抵达北京,剧院的工作人员就在火车站等候,见到老腔艺人们走出车站,立刻上前问候。

第二次来到北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感慨,上次来还是收到中央音乐学院的邀请,这次来依旧是收到邀请,还是陈亿夏导演的邀请。

往常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对老艺人们来讲,能来这里演出是件好事。

这次来北京不是待个三五天就回去了,要居住很长时间,最少也要两个月。

刘兴武知道,这件事对老腔艺人们来说是很难的。

老腔艺人们虽然经常演出,但他们不是演员,他们的本质还是农民,要种地的。

两个月的时间不能照看地里的农田,一旦出了问题,也是很大的打击。

只是大家都怀着同一个信念,让老腔走出华阴,走到全国。

为了这一个目标,可以舍弃掉被大家视为命.根子的庄稼。

车子缓缓从北京城驶过,路过天.安门的时候,张德林几个老人透过车窗盯着不放。

“爷,等咱们闲下来的时候我带你们在北京逛一逛。”张禾在一旁说到。

别说老艺人们没逛过,他也没逛过,上次来中央音乐学院太着急了,根本没有逛,这次这么长的时间,有的是功夫。

“咱也没来过北京,这次必须逛一逛。”张德林点了点头道。

大城市就是大城市,小县城根本没法比。

一路车水马龙,路面宽阔,路上的人都昂首挺胸。

这里是中国的首都。

老腔将在这里,走向全国的舞台。

车子驶入了剧院停车场,老腔艺人们从车上走了下来。

陈亿夏早已等候在了外面,见到老艺人下来,他赶紧上去搀扶。

“各位艺人们,咱们先把行李放了,一块吃顿饭。”陈亿夏说到。

几个工作人员上去一起帮忙提着彩条布做成的行李袋,里面装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