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电影哲学 (第3/3页)
细节,是精益求精的镜头,也是最耗时间的事,但不论是李安、还是甘敬、又或者华夏影视特效公司,三方都能耐下心来认真打磨这部作品。
一个好莱坞最佳导演,一个华人难见戛纳影帝,一个是几乎集合华夏顶尖人才的特效公司,他们合力拍摄,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拍的越来越有默契。
少年派在剧本中是摆放了两个故事出来,拍到现在已然是进度过半,甘敬渐渐能窥视出李安执导的思路。
第一个故事是人和动物漂流求生,第二个故事是人吃人黑暗独存,前者占据了影片的绝大部分内容,后者只是通过回忆口述。
最后,中年的派询问听故事的人:“那你更喜欢哪个故事?”
听者回答:“有老虎的那个。”也就是第一个奇幻的故事。
可李安自己相信的是哪个故事?
剧本中直到最后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主角对于听者相信第一个故事给出回应:“它更接近上帝的旨意。”
然而李安想告诉观众的真实故事究竟是哪个?
很显然,是第二个。
这位大导演狡黠之处就在于他把想告诉观众的事实用隐喻和谬误表现了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谬误就是漂流中遇到了一个满是狐獴的食人岛,这些动物傻傻的任由派抓取、食用。
狐獴是群居的哺乳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擅挖掘,居洞穴,四肢匀称,体型修长,最重要的是,它们主要分布在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
一种生活在沙漠的物种出现在广袤无垠的海洋岛中,这是不合理的,李安也正是运用这种不合理来暗示观众,第一个故事是假的。
第二个故事在影片中没有一个镜头,李安正是用第一个有镜头故事的荒谬来反证第二个口述故事的真实……
“你这样拍累不累啊?”当甘敬看明白这些,拼凑出导演的用意之后觉得特别无语,直接找到了李安。
“很有趣,很开心。”李安理所当然,甚至有些得意,“让观众想一想才能明白是种乐趣。”
“嗯,也是种哲学。”李安补充了一句。
这大概是属于他的电影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