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属于第29军的坚强(2) (第1/3页)
未来共和国的各种神剧里,被逼迫无奈的国军将士会绑上一身的手榴弹,钻到日寇坦克下面拉响,“轰”的一声坦克就趴了窝。画面既让人感叹勇士的壮烈又让人无比的解气,几乎是每个导演都要用到的故事情节。
无论是在城池还是在山野平原,只要是坦克能开得到的地方,都会见到国军英勇的身影。
当然,这倒也不是凭空杜撰,相反,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无论是淞沪大战还是台儿庄血战,都有国军将士奋不顾身和敌坦克同归于尽的影子,关于这些,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在战役记录里都是详细记载了的,是时间长河也抹不去的壮烈。
可是,这种壮烈,又隐藏着多少心酸和无奈啊!国家工业、经济全面落后,导致战士们需要用血肉之躯去和敌人的钢铁之器去抗衡,这是所有人都该谨记的。未来之中国,必定不能再走这样的老路。
而且,如果你要是觉得,把手榴弹往身上一绑,就往坦克下面一钻是件很容易的事儿的话,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装甲兵成立之初,视角的短板就注定了早期的装甲兵在作战时不能独立完成攻击阵地地任务,装甲部队必须得有步兵保护,没有步兵保护的坦克也好,装甲车也罢,只要被敌军的步兵进入坦克的射击死角,那就是这些钢铁怪兽的末日。
步兵给装甲部队提供保护的同时,装甲部队强悍的攻击力和防御力也给了步兵强有力的支持。
在这方面走在最前面的德国人在1936年前组建的装甲师的编制是(以1935年建立的第二装甲师为例):两个装甲团、两个步兵射击兵营(步兵)、一个摩托化射击兵营(摩托化步兵)、两个炮兵大队、一个侦察连,以及反装甲、工兵和通讯大队。
正是以这种各军种组合式的装甲师,德国人在二战初期,以摧枯拉朽般的态势歼灭了对手一个又一个的步兵师,其兵锋之盛,无人能挡,北方那头巨熊引以为傲的700万红色部队,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就损失殆尽。
而日本人,虽然对机械化作战的水平相对于德国人来说还停留在幼稚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