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纰漏 (第1/3页)
正好,南安城首富许家的二奶奶,要给自己的丈夫寻一良妾。
许家最近这一年,在南安城很是有名,街头巷尾人人议论,许家的二奶奶忽然喜欢给丈夫纳妾,今年一年,逢年过节要纳妾,一月纳个好几回,至今抬回去十一个小妾,良妾到还是第一个。
南安城里老百姓们纷纷感叹,私下里不禁调侃:“这也就是今朝,换了前朝,二奶奶就是贤惠,以二老爷的身份地位,也寻不到正经的妾。”
当下大周朝的规矩,不禁止纳妾,富贵人家寻个良民为妾没多大问题。
但是换到前朝,不是官宦人家,只能四十岁之后无子,才可有一妾,当然,私底下养些女人在家里充妾使唤,到无人计较。
二奶奶相中了方大妹。
方大妹本该一顶青色的小轿子,让人抬到了许家,给二老爷当小妾。
没想到,许家老太太见了方大妹的画像,她身边的嬷嬷最会相面,说方大妹是好生养的命,竟然动了心思,明媒正娶地许给了家里的好六。
这一下子可是喜从天降。
毕竟就是当妾,因着许家日子过得富贵,方大妹也没有多少不乐意。
这年头,普通人生活艰难,方大妹的家境也不算赤贫,可平日里也只能吃个三四分饱。
可能的话,任何一个姑娘都会想有风骨,有气度,奈何人要是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每个冬天都要发愁会不会不幸熬不过去,那是真硬气不起来。
许家这样的大户,南安城首富之家,往日可是小门小户绝对不敢高攀的,如今做成了这门亲,方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方大妹就这么嫁给了许家六爷,过了半年的好日子,可是没想到,就在半年后,南安城的南安郡王,因助太子谋逆被递解进京,皇帝大怒,牵连甚广。
许家和南安郡王关系十分亲密。
想一想也明白,许家是南安城首富,南安城又是南安郡王的封地,这买卖要做得起来,日子过得风光,又怎么可能不巴结王爷。
当下这世道,再是巨商,再是豪富,那也是权贵人家的钱袋子。
以往许家借助王爷的势,风光无限,如今,自是跟着落难。
家财被抄没,全族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尽数斩首示众,下人发卖。
幸亏许家人还算厚道,提前发现不好,连忙遣散了妻妾,方大妹在南安城好歹也是有娘家可以依靠,也可被娘家接了回去。
只是,她这半年来,吃饱喝足过上了好日子,哪里又肯回去过难捱的困苦生涯。
何况如今家里弟弟娶了亲,是弟媳妇当家做主,对于她这个大姑子颇看不过眼。
在家里过了几个月,怎么也不习惯。
她习惯不了日日天不亮就起床干活磨豆腐,习惯不了没有人伺候,还得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更是不能习惯每天吃粗粮,还吃不饱。
不光不习惯,她连饭都吃不下去。
正好,有一行商路过,看起来富裕,路上时间长,有心纳一妾回家。
经过许家好吃好喝地供养,方大妹看起来细皮嫩肉,比寻常抛头露面的女孩子们鲜亮,商人一眼便相中。
方大妹就不顾家里人的反对,竟执意嫁了自己。
从此,一生远离故土,和众多与她一样遭遇的女人一般,不死不活地混了下去。
那之后很多年过去,内有乱匪,外有强敌,东北蛮族进犯,朝中文盛武衰,再加上奸相把持朝政。
太子因谋逆被诛杀,皇帝再未曾立太子,以至于端王和齐王争夺皇位,大周朝也一度有倾塌的危险。
一乱就乱了十余年,老百姓们艰难求生,直到新帝登基日子才太平些。
登基为帝的这一个,既不是太子,也不是齐王,而是陛下流落在外的皇子,豫王。
本来谁登基都和他们这些升斗小民们没关系,可是有一年,皇帝南巡,途经南安,方大妹跪在人群中也有幸瞻仰圣颜。
只这一眼,她就如遭晴天霹雳。
那是赵易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