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神之作 (第2/3页)
思。
其中,梁启朝的呼声最高。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领袖人物,在学问和资历上无人能及。
他这么多年收了不少弟子,结交了无数朋友,在中国文坛具有深厚的人脉关系,自然有人为他造势,就连新月社的不少人都对他推崇不已。
胡拾不在国内,提他的人不多。
刘半侬倾向于鲁讯,只是鲁讯在厦门,而且事情还没有定。
也有人支持林子轩,不过数量极少。这里是北平,不是林子轩的主场。
上次林子轩从国外归来,报纸上都在报道他什么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好像众望所归一样,其实,那只是报纸为了销量瞎起哄,当不得真。
那是媒体的意见,不是文化界的意见。
现在真有了这个机会,就开始各自盘算开了。
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即便是提名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北平的纷纷扰扰对林子轩影响不大。他不打算干涉别人的行动。
只是如果有人敢在和瑞典考察团的谈判中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来,他不会置之不理。
洪慎已经从广东回到上海,林子轩把心思放到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上来。
洪慎非常精明,为了完成电影。他在广州的时候打着拍摄一部北伐战争电影的旗号拉了一批群众演员,这些演员根本不知道拍摄什么片子。
洪慎告诉他们拍摄的是军阀杀人的场景。
只有他从复旦大学戏剧社带过去的学生才知道内情,这些学生扮演日本军人。
那段彩色镜头让洪慎费尽心思,彩色胶片购买回来,但怎么都拍不出想要的效果。
他最后把场景中的房子和街道都刷成黑白色,演员穿上黑白色的衣服。整个镜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黑白色。
当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走过的时候,看起来非常诡异,好像是恐怖片一样。
林子轩第一次看都被吓了一跳。
如果有电脑软件做后期处理的话,会更自然一点,在这个年代也只能这样了。
一切都在秘密的进行。
最终的剪辑工作由但杜予完成,他可是电影行业的全才。
这部电影剪辑出了两个版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