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擂台 (第2/3页)
在宣传上更是不遗余力。
为了不惹怒中国观众,他们打着中日友善的旗号进行宣传,还有不少学者从旁鼓吹。
有学者认为正是中日海战导致清政府迅速衰落,这才给民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如果没有中日海战。清政府的北洋海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那么清政府还会继续存在下去,辛亥革命就不会到来。
这个论断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却是无稽之谈。
难道中国人还要感谢八国联军么?
还有学者鼓吹中国人应该忘掉两个国家过去的恩怨,两国一衣带水,是友好邻邦,作为邻居应该携手共进,互相帮扶。
这让林子轩想起在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时候中国对日本的赈灾援助。
结果呢,日本却趁着大地震杀害中国人。
还有研究经济的学者提出了一个东亚经济圈的概念,认为日本和中国在经济上合作。互为补充,共同建设。
看到这篇报道,林子轩颇为惊讶,这不就是后来日本人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么?
想不到这个时候就有雏形了,看来日本对于整个亚洲早就有了整体的侵略布局。
在后世,林子轩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资料。
“大东亚共荣圈”这个计划被日本写入了基本国策。
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作为长期国策基本方针的《国策基准》中把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的统治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作为帝国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
日本的侵略路线图大致如下。
第一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建立伪满洲国。
第二步:占领全中国。
第三步:占领东南亚,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全亚洲。
第四步:在希腊与纳粹德国会师,攻克苏联。
第五步:攻打美国,称霸世界。
如果这个侵略规划成功,就会出现《高堡奇人》中的情节。
在中国。亲日派的势力非常强大。
因为中国和日本有着很深的渊源,上千年来都有文化交流,双方知根知底。
在亲日派眼中,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不多,威胁不大。即便贪婪,胃口也不会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