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别具一格的证婚词 (第2/3页)
加婚礼的宾客大多并不知情,一时间,婚礼现场的气氛极为尴尬。
事后。梁启朝给远在美国的儿子梁思城和林徽茵写信,说了这件事。
“昨天作了一件极不愿意的事,去替徐至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受兴夫人,与徐至摩恋爱上,才和受兴离婚,实在是极之不道德。我在婚礼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他们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前所未闻之婚礼矣!”
梁启朝还把在婚礼上的证婚词写在信件上。
这是拿徐至摩和陆小蔓的事情告诫梁思城和林徽茵,对待感情要认真。不要动不动就离婚,道德败坏,辱没门风。
这里主要说的应该是林徽茵了。
毕竟徐至摩和林徽茵之间的感情纠葛人尽皆知,梁启朝想必对这位未来的儿媳妇不太放心,这才事先敲打一番。
否则没必要写这封信,还把骂徐至摩的证婚词附带上去。
这种旁敲侧击的老辣手段也只有梁启朝这样的大文学家才运用的如此圆转自如。
在后世,有人说胡拾同样参加了徐至摩的婚礼,还做了主持人,这是无稽之谈。
这个时候的胡拾还在欧洲游逛。
1926年8月4日,胡拾一行人来到英国。
他这次来英国。主要的目的是参加庚子赔款的会议,不过英国人对此不怎么重视,开了几次会议后就各自离散了。
他在英国呆了几天,和英国的汉学家们交流学问。
还就中国的新文化发展做了几次演讲。叫做中国的文艺复兴。
他把中国的新文化和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比较,认为新文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
与此同时,胡拾还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国立图馆翻阅有关敦煌文化的经卷。
英国人斯坦因从中国盗走的敦煌经卷存放在大英博物馆。
法国人伯希和偷运的敦煌文物存放在巴黎国家图馆。
斯坦因搜集的敦煌汉文写本虽然量比较大,但由于他缺乏汉学知识,选择不精,在历史价值上远逊于比他晚到敦煌的法国考察家伯希和的搜集品。
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