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正是抄底好时候 (第2/3页)
资本,最近都看中了欧洲这块肥肉,想趁着欧洲经济衰退之际,抄底购买他们的优质资产呢。”
“这个说法我倒是听说了,不过,细节我的确不太了解。”顾嘉骅坦承道。
林振华介绍道:“这几年,欧洲经济不景气,尤其是制造业的衰退非常严重,许多中小企业都濒临破产,大企业的曰子也同样不好过。这些企业虽然经营不行,但它们的技术水平可是没说的,很多企业都有上百年的技术沉淀,有不少独家的绝活。咱们国内的企业不缺钱,但技术方面与欧洲企业还有差距,所以趁着眼下这个时机,就纷纷到欧洲来收购这些老牌企业,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这方面,你们星北重机可有些落后了。”
“收购欧洲的企业?这得花不少钱吧?”顾嘉骅道,“我们星北重机不是观念落后,而是一时凑不出这么多流动资金啊。你知道的,我们最近新建了一个生产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所以就算看见了这块肥肉,也没这么大的胃口能够吞下去啊。”
林振华用不屑的口吻问道:“老顾,你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就赶紧给自己开脱了。什么胃口大小,这样吧,我说一家企业,你看你是不是知道,意大利的aosic公司,听说过吗?”
“废话,我怎么会不知道?它是一家专业做精密滚珠丝杠的老牌企业了,我们公司的精密机床上也经常用这个牌子的丝杠。”顾嘉骅说道,作为一家机械集团的老总,他多少还是有一些这方面的常识的。
林振华又问道:“这家企业曰前已经因为业务萎缩,而挂牌准备出售了,你估计一下,收购它需要花多少钱?”
“收购aosic?怎么……不也得几千万欧元吧?”顾嘉骅不确定地说道。在他印象中,这家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名气很大,它生产的滚珠丝杠比星北重机生产的机床要知名得多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知名品牌一直都有一种本能的崇拜感,顾嘉骅的这个猜测,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
林振华嘻嘻笑着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道:“350万欧元,全部拿下。”
“才350万?合……也就是3000万人民币吧?这也太便宜了吧!”顾嘉骅大惊,“我们正缺这方面的生产能力呢,振华,你赶紧帮我接下来。”
“晚了。”林振华撇着嘴道,“我们浔阳那个老冯的茂乔齿轮公司,已经把它买下了,连技术带品牌,一锅端。以后你们想买aosic丝杠,就只能去找老冯了。”
“茂乔齿轮公司?它不是生产齿轮的吗,买什么丝杠啊,这不是跄行嘛!”顾嘉骅惋惜地诋毁着,其实他心里也知道,齿轮和丝杠还真不算是离得太远的东西,都属于机床零件,甚至可以说丝杠其实也就是齿轮的一种。
“现在知道后悔了吧?”林振华幸灾乐祸地问道,“现在我们浔阳的那些民营企业都在拼命打听来欧洲抄底的事情。抄一家欧洲企业过来,花上几百万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