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2/3页)
技术全部都交给了钱元平,让他去申请各国的专利。有了这些专利,喷瀑式洗衣机的生产就全部控制在林振华手上了,谁要想模仿这个思路去生产出类似的洗衣机,将会遇到众多的专利壁垒。通过这些壁垒的钥匙,都控制在林振华的手上。
“好了,现在可以向各省的家电厂商发通告了,告诉他们,喷瀑式洗衣机已经研发成功,如果想挣这份钱,就先把专利费交过来吧。”林振华呵呵笑着对自己班子里的人们说道。
专利的批准没有那么快,但只要各国的专利机构接受了专利申请,这项技术就算是得到保护了。林振华可等不及专利获批的时间,这个时间是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就是金钱,林振华不能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自己的眼前流走。
林振华手里有高祖兴特批的50万美元专利基金。他在离开广州之前,已经交代舒曼在广州建立起了一家专利代理处,聘请钱元平担任主任,另外还从香港弄来了几名专利代理人,专门负责各种专利的申请。钱元平从林振华的描述里看到了一个庞大的事业,如果林振华的专利基金设想能够成功,未来这家专利事务所要承担的就是数以万计的专利申请事务,足以超过香港的任何一家同类事务所了。
“小华,你看咱们收的专利费,多少比较合适?”彭少哲请示道。
林振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道:“最起码,一台洗衣机按20美元算吧。咱们一台洗衣机能卖到200美元左右,收他们十分之一作为专利费,实在不算很多了。”
“好,我就这样和他们联系吧。”
“别急,还有一点,所有想生产喷瀑式洗衣机的厂家,要先打5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过来,然后我们才能给予授权。这些保证金是不退还的,未来用于冲抵专利费。”林振华又想出了一招。他现在急于要用钱,先收点保证金回来,也能缓解一下资金压力吧。
“林经理,我算亲眼看到你是怎么抢钱的了。”郎冬感慨道,“这种洗衣机如果能够往欧美市场卖出100万台,你光专利费就有2000万进账了。你的成本才多少钱啊?”
林振华道:“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他们没想到利用外脑来搞开发,我想到了,当然能挣大钱了。”
林振华说的外脑,自然就是指刘向海的推进器所以及华青大学机械系了,这都是中国顶尖的研究机构。如果按照技术的真正价值来进行交易,林振华光请这些人搞设计,也得付出几千万元。但现在,他给刘向海不过是50万元,给华青大学这边的钱更是可怜,师生们拿得最多的也到不了1000块钱,其次也就是一些交通费、餐费等等。
即使是这样可怜的报酬,华青大学的师生们已经觉得非常不安了。毕竟老师们一年的工资也不过是六七百块,现在干一两个月就拿到了上千块钱,学校会不会干涉呢?制度是否允许呢?大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钱塞进口袋里,脸上却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