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哈罗 (第2/3页)
必说只是焊一个逆变器了。教授挽起袖子,拿出当年下放到五七干校时候的干劲,愣是一宿没睡,做出了一个逆变器。经过测试,姓能完全达到林振华的要求。
舒曼一直在实验室里等着,到逆变器测试完毕的时候,天已大亮。她向教授道了谢,出门又找到一辆出租车,直奔广交会的会场。
此时,林振华已经在会场外支开摊子了。他也叫来了一辆出租车,让司机把车停在空场上,打开发动机壳,作出汽车故障的样子。舒曼一到,林振华让司机打着火,用发动机持续地为电瓶充电,然后把逆变器接在点烟器上,为电风扇供电。
司机苦着脸坐在路边抽烟,由着林振华去折腾他的车子。他的兜里,放着一个装了200块钱的信封,这是林振华给他的辛苦费。林振华还答应,如果因为这个举动而导致司机受了批评,他还会给司机更多的钱,作为精神损失费。
算了,他们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吧,那个林经理说什么来着?对了,说是要为国争光,这是光荣的事情。至于说领导会不会批评,林经理不是说了吗,如果受了批评,会有一笔精神损失费作为补偿。再说,领导也不一定会知道吧?……也许,让领导知道更好,辛苦费都有200块了,精神损失费,怎么不也得有个一百两百的?
司机坐在一旁思前想后,同时看着那两个来自于江南省的年轻人在拼命地喝着。林振华思想足够开放,但真要让在他路边吆喝,还有点拉不下脸。不过褚红阳这两年做销售科长已经把脸皮磨练得无比坚强了,他让林振华教了他几个最简单的单词,然后便大声地喊起来:“哈罗!哈罗!”
客商们被这奇怪的一幕吸引了,他们停下脚步,开始小声地用各国语言议论起来:
“这车怎么啦?”
“看来是发动机过热了,这两个年轻人正在用电风扇吹发动机呢。”
“不对,他们的风扇是向我们这个方向吹的。”
“我怎么没觉得有冷的感觉?”
“哦,是的,我觉得很凉爽,但没有那种冷的感觉,这是一台什么样的风扇?”
“奇怪,他们的风扇怎么是五片叶子的?难道原因是在五片叶子的设计上吗?”
“……”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一位国外女客商拨开人群,挤到前面来,对着林振华和褚红阳用英语发问道:
“年轻人,你们的风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是五片叶子的,我觉得这风非常地柔和。”
跟着女客商的翻译人员正准备把这句话译给林振华听,却听得林振华已经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开始回答了:
“这位尊敬的女士,我非常有兴趣向您介绍我们的新产品,睡莲牌五叶风扇。我们的五叶风扇,是利用了流体力学中的最新原理,结合目前全球最流行的人体工程学理论,突出绿色、环保、亲近自然的理念。大家来看,我们的风扇用的是五片叶子,而且叶片的形状是由全球最著名的推进器专家,苏联功勋科学家萨维耶夫的得意门生亲自设计的,目前已经得到了专利保护。
这种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产生的风非常柔和,噪音极低。而且,据我们测算,在造成同样凉爽感觉的前提下,能够节电23%,这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具有极大的意义。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今天,这样的产品必定会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好累哦,要把这么多概念串起来,还要能够自圆其说,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林振华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暗暗地崇拜自己。穿越过来的时间太久,有些英语单词他都快忘记了,现在也算是情急生智,居然还能不出错,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穿越金手指?
“哦,年轻人,你的英语说得真好,而且你的知识真的很渊博。”那位客商赞叹道,这个年轻人给她的感觉,像是在发达国家受过现代教育的,全然不像她身边的中国翻译那样土气。在当年的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