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第一百零六章 围猎和大礼 (第2/3页)
过神来,噗通跪到地上:“谢娘子恩德,谢娘子恩德!”连连称谢,脸上的泪水止不住地直往下掉。嫣然一向稳重沉静,何时有过这般模样?真是又可怜又可爱。
见嫣然这番模样,范雪瑶哪能不知她心里那李掌柜占了多重的分量?爱他成这样还不肯离她而去,宁肯负了这腔深情都要追随她报恩,可见这丫头情深意重。
心中一面感慨,范雪瑶一面扶起嫣然,一面说:“你跟着我也有十年了,现在要嫁人了,我也不能亏待你。明儿我就遣人去富贵银楼里拣个好花样,打两幅头面好给你添妆,叫你风风光光嫁出去做个正头娘子。”
冷香不依,嘟着嘴儿说:“娘子你可不能只偏心嫣然啊,奴婢也是打小伺候娘子的。”
“少不了你的,绝对也叫你风光出嫁。”范雪瑶白了她一眼。
主仆三人嬉闹半夜,方才放了帐子服侍着范雪瑶上床睡觉,嫣然与冷香就在靠窗的小榻上铺了被褥睡下,以便夜里听唤。
因为一月之后就要进宫为嫔妃,想来短时间里也不大可能和家人相聚,范雪瑶便抓紧机会与家人相处,宽解她娘跟嫂嫂的矛盾,私底下与嫂嫂说好,若是再过两年还是怀不上,就从她陪嫁的丫鬟里挑一个给范烨霖收用了。
若是乖觉老实的,便放了良,纳做妾室,日后生了孩子好歹叫她哥哥有个子嗣。若是不老实心大了,或冷落或遣走,都由身为主母的她做主。当然,要是她嫂嫂日后怀了,那妾生子就是妾生子,绝对越不过嫡子去,日后若是自己不上进,也就是分上一份财产罢了。
这种行为本就是这个时候的普遍规矩,况且范家对陈氏已经足够宽容,不仅容忍她进门几年没喜事,还没有纳良妾收美婢,陈氏心里早就十分感激且愧疚了,只是因为爱夫之心作祟,一直做不出主动为夫君纳妾的事。因此陈氏听了范雪瑶的建议立即点头同意。
其实她自己也到了底线了,一直没有孕事,太久了,她对不起夫家。夫家对她恩深义重,她没办法眼睁睁看着夫君膝下空虚,为了一己之私而视若无睹。
解决了哥哥的事,范雪瑶便放心了,现在她大房势强,且她娘也硬气起来了,现在夫妻恩爱,范老太太也好,二房三房也罢,这些都不成问题了。
楚楠身高在瑶娘看来,不算太高,但也不矮。约莫有一米七五的样子。在前世是中等身高,不过在这个时代里却是属于高的那一拨里的。
五官端正,浓眉,目光炯炯有神,一副不怒自威的形象。笑时又温文儒雅。肌肉结实,体格强壮,虽然身材不算魁伟,却莫名很有阳刚之气。这很符合范雪瑶的审美,她觉得男人就要像个男人,奶油小生实在不是她的喜好。
烛火下,楚楠神情闲远,范雪瑶上前行礼,道万福。
“起来吧。”
范雪瑶往前走了几步,准备近身伺候楚楠。他放下书,半探出身子伸手拉她到身边坐下,“你进宫也有些天了,可曾习惯了?”
范雪瑶抬起头,露出一张莹润白皙的小脸,水润明澈的眼睛有点羞赧地眨了眨:“披香殿很好,铺宫的宫人很用心,妾住的很好。”说话时不住的笑,似乎她知道不该笑的,想忍,却没忍住。有些小兴奋小开心的样子,楚楠眼神柔和了起来。
“若是有哪里不便的不惯的地方,不要藏着掖着,只管与皇后说。”怕她年纪小,脸皮儿薄,就是哪里不顺心也不敢与人说,楚楠又多嘱咐了一句。
范雪瑶很乖巧的点了两下头,髻上垂珠花形簪晃啊晃的,吸引了楚楠的目光,看清她发髻上装饰的是什么首饰,笑容更深,轻快的语气显露出愉悦的心情:“喜欢这首饰?”
她头上戴的正是那套芙蓉石桃花首饰,不过戴的不多,除了那一朵小巧的垂珠花形簪就只插了一根簪子,与她身上浅红、浅碧色的襦裙十分相配。簪头三朵盛开的桃花拥着一只花骨朵儿,底下用绿松石雕了碧绿的叶子。桃花以浅粉红的桃花石打磨而成,中间缀着一粒小巧的红珊瑚珠子,整个簪子既清新又亮丽华贵,十分漂亮。只要是女人,瞧见了就没有不喜欢的。
范雪瑶下意识抬手摸了摸发簪,绽开笑容,眼神明亮,身心全然的喜悦被楚楠看在眼里。
“喜欢!”范雪瑶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说不出的娇憨可爱。“往后妾都要戴着它。”说完似乎是觉得自己说的太露骨了些,咬了下嘴唇,腼腆一笑,眼神闪躲。
楚楠失笑:“傻瓜,送你一套你就说一直戴着,那往后我再赏赐给你更多的首饰,你就只放着看吗?”
范雪瑶反应不过来的眨巴眨巴眼睛,末了正了正色,很认真的说:“可这是官家第一次赠与妾的,所谓礼轻情意重,往后的就是再珍惜贵重,也比不过这套在妾心里的感情!”
楚楠心忽的一动,仿佛融进了什么,软软的。不觉就伸手握住了范雪瑶的手,碰到那宛若无骨的小手时自己都愣了一下,却握着没放。
好小,他的手能整个包住她的。那光滑,鲜嫩得一掐出水又柔软纤细的触感叫他忍不住握在掌中揉弄了几下。
“傻瓜。”又是一句,却比之前那句多了爱怜的意味。
他从小第一件学习的事情就是克制,小时候还不大通晓人事,娘娘就叫他少说话,少说就不会说错。吃的给什么就吃什么,不能自己要。病了的时候首先饿个几天,饿到夜里睡不着觉也不能喊饿,否则他娘娘会责备他,说成大事者这点小事都忍不了怎么行。
大了和朝臣打交道,不能叫人看出他的心思,还得表现出抚恤百姓,勤政爱民的形象,不能有任何一点污点。面对先帝的时候更要克制,先帝的行径他看不惯,可作为儿子、臣子,又不能当面指责,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