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考古界的规定

第六二七章 考古界的规定 (第2/3页)

陈堪笑着她点点头,之前董冰看陈堪的讲义的时候,看到了陈堪关于袁绍的那些评论,她就对袁绍感兴趣了,这些日子,她除了帮助陈堪整理之外,也收集了关于袁绍的很多材料。

“这个不错,最近又发现一些新的材料,这个想法完全可行。”

“不过三国可不容易写啊,你选择这个方向,难度不小。”翁秀频说道。

“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想要试试看。”

“我支持你!”

翁秀频的话并没错,研究三国是很困难的。

研究中国古代史,最重要的就是史料,必须要有足够的史料才能做研究,而在整个历史上,史料最少的那自然就是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因为太久了,史料太少了,大部分都是传说。

甚至夏王朝和大禹存不存在都不知道,在学术界有这样一句话,“大禹是条虫”,这句话一方面是说“禹”这字中有一个“虫”字,另外一方面就是说这个人不存在。

史料稀少排名第二的自然就是春秋战国和秦朝,也是距离太远了,而排名第三位的不是秦朝之后的汉朝,而是三国。

而在这三段历史中,最难研究的反而是三国时期,现在学术界专门研究三国的专家非常少,堪比大熊猫。

因为三国时期的时间太短了,关于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基本上历史学者不会去研究的,反而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感兴趣;关于春秋战国,思想史也很丰富啊,诸子百家的思想,没有太多材料,也能研究,唯独这个三国是最难研究的。

对于这种情况,想要突破的话,有两种办法。

一种就是陈堪的方法,使用新方法,在旧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出新东西来,但是这个是很难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不然陈堪也不可能凭借这个拿下研究生论文百佳。

第二种办法,那就比较看运气了,就是要看考古发现,要是有考古发现这个时代的一些新材料,那么立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